市发展改革委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市发展改革委
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贯彻中央、省、市委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要求,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工作大局,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推动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做出贡献。
二、工作任务
1、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传达国家、省、市发改工作的方针决策和工作部署,使发改系统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凝聚群众力量。
2、认真听取并反映群众的意见。深入项目单位,深入群众,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群众的知情人。
3、 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为群众和基层单位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解决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问题及思想上的困惑,做群众的知心人。
4、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作斗争。
5、接受群众的监督。把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从中汲取营养,自觉接受群众的教育、评议和监督。
三、工作内容与方式
1、建立健全基层联系点制度。委党员干部要明确基层联系点,经常深入联系点调研,了解联系点群众的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2、坚持调查研究制度。要坚持调查研究,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注重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要总结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材料。
3、完善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内议事和决策制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扩大广大职工和群众的参与度。对涉及全委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征询党员、群众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和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4、坚持下基层送温暖制度。要经常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活动,实行结对帮扶,采取个别访谈、实地察看、出主意、捐财物等方式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
5、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委领导要坚持亲自批阅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信访接待的工作成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
6、建立健全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制度。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公开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在每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定期走访工作服务对象单位的群众,诚恳征求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工作要求
党员干部确定联系一个基层联系点。 负责联系的党员干部每年要到联系点调研不少于两次,畅通联系职工群众渠道,形成联系职工群众网络,协调有关方面按政策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的示范点。 负责联系群众的党员干部要定期将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情况向党组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联系对象的基本情况,工作、学习及思想情况,以及自己帮扶的情况。
五、组织领导
要加强对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督促、指导与检查,掌握情况,互相交流、形成制度。
点击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