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实践案例—杞农电商:“互联网”+特色农产品 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一、基本情况
山东杞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位于山东新泰新易泰电商物流产业园,山东新易泰电商物流产业园由广州新易泰物流公司投资建设。一期投资3.2亿元,占地120亩,建筑面积近11万㎡,其中电子商务营业面积约3万㎡,物流商贸区营业面积约2万㎡,仓储配送中心面积约1.5万㎡,农产品电子商务采购中心面积约3万㎡,办公辅助设施面积约7300㎡,可同时容纳上千家企业同时办公,可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仓储、贸易、配送等综合性的服务。园区已成功孵化出山东杞农电商公司、山东买卖提电商公司等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去年已经实现纳税11 6万余元。山东杞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新“互联网”+优质特色农产品“买卖提”全链条精准服务模式,链接山东农业大学大数据中心、“买卖提”农村电商服务站、城乡货运公交、仓储加工、物流配送、微店、产业链金融、生产、质量监管九大板块,是信息交互、实体配套的闭环式产业链经营模式,首创了全新的以销定产精准高效营销模式。公司聘请了北京太极禅品牌管理公司原CEO黄毅、清华紫光原供应链总监陈振宇等高端电商人才加盟,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人脉资源支撑。公司数据平台与山东农业大学数据平台信息交互、产学研一体,是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大数据的应用载体。
“买卖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通过“一个村庄、一个店长、一台电脑、一台大屏、一根网线、一套系统”的“六个一”标准配置模式,帮助加盟服务站从线下体验和营销到网上交易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及物流配送,实现互联网化、大数据化。为传统商店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商品线、增加销量、增值服务、增加收入、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
买:帮助农民从网上代买农资、日用品、百货、网上代订票、网上代缴水电费、话费等其他百姓所需服务。
卖:帮助农民将本村的一系列的优质的农产品,通过买卖提策划加工包装成商品,进行全网营销。
提: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商业模式的根本变革,围绕农村服务网点的外部生态系统得到提升。
截至目前,在全市21个乡镇街道,“买卖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已发展到630家,2014年、2015年网上分别代买交易额400万元和 610万元,代卖交易额2400万元和 2950万元,实现利润120万元和208万元;合作社内每户农民增收2000元。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新泰市具有丰富优质农业资源,有山林丘陵地100万余亩,其中蔬菜水果和生鲜食品占了70%以上。许多农产品因其特殊的存储性和季节性只能通过当地市场来消费,为改变本地生鲜农产品种类多、规模大、市场渠道单一、产品储存性差、受季节影响大、价格低,农民增收慢这一状况。新泰市坚持高点定位、高位推动,引进广州新易泰物流公司投资建设新泰新易泰电商物流产业园,园区于2014年3月孵化成立了山东杞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杞农云商”商标。 2015年3月份,山东杞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施了“互联网”+优质特色农产品“买卖提”精准营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项目以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精准营销为引领,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式农业服务模式。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线上线下”农业综合服务模式创新,形成了与传统农业生产营销方式完全不同的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的种植模式和营销模式,引领新泰市传统农业向"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促进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向"高端"发展路线。
(一)促进农业转型,助推绿色发展。“互联网”+优质特色农产品“买卖提”全链条精准服务模式促进了农业智能升级,通过大数据技术平台,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引入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农业精准化管理。通过对土壤、肥料等指标的随时监测,配合不同的营养液智能化肥、浇水措施,低成本、高效益地解决了传统蔬菜生产中的土传病害问题,使肥料利用率达80%以上,灌溉水利用率达95%以上,产量提高30%以上,品质超过国家绿色食品品质标准,每亩大棚至少增收5000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二)线上线下融合,产品双向流通。“买卖提”全链条精准服务模式上联山东农业大学大数据中心,下联农村社区服务网点,直至农民种植养殖基地,纵联一号店、淘宝、京东、顺风优选、中粮我买网等22家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围绕居民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和农村创业三大板块,致力于在农村普及和推广电子商务,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为广大农民提供网络购物、网络售物、网络订票、网上缴费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广大农民群众也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把金融、电信、旅游、农技、劳务等生活服务下沉到村里,提供各项本地化便利服务。2014年、2015年通过电商渠道分别销售樱桃、核桃、山楂、杏梅等新泰特色农产品500万斤和620万斤,实现了电商农产品销售新突破,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突破了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等发展瓶颈,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三)产、供、销一体化,全程跟踪与控制。“杞农云商”通过建设计算和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云计算平台,满足EC、ERP、CRM、SCM、OA、呼叫中心数据库等重要系统之间无缝共享,通过B2B、C2C两个模式,实现工农业产品与主流电商平台、仓储物流配送三个关键环节的无缝信息交互,达到产、供、销一体化管理,实现产品从“地头”到“舌头”的全程跟踪与追溯。通过大数据平台,农民可以精准地了解土壤、肥料等指标及种养殖情况,数据平台采集到农户的第一手信息,追溯到产品源头,充分利用精准营销平台,实现快速、经济、便捷式销售、无障碍运送,推动“菜园子”直通“菜篮子”。通过大数据平台,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程物流过程跟踪、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以及方便报关、结算、利税等单据处理,提高物流工作的精准性,简化手续。依托新易泰的物流优势,通过“集货仓-集货仓”的方式或者代各大平台商发货的方式,建立海陆空立体物流配送网络,组建物流合作联盟,在全国28个物流节点城市设立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仓储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建立直通青岛、临沂、德州、上海、北京的货运班车及新泰货运公交,为客户提供了“门对门”、“点到点”的仓储配送服务。成立的“买卖提”货运公交公司,购置专用车辆21台,开通15条线路,连接末端物流节点,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瓶颈。依托新易泰物流在全国的冷链配送体系,有效规避农产品的损耗、时滞和零散卖家生鲜配送的问题,最终创新实现“合作社”-“杞农云商”-“各大电商平台”-“全国消费者”完整利益链共赢模式。最后通过将消费者信息反馈至大数据平台,为政府信息化监管提供数据,促进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四)带动发展合作经济,实现互利共赢。“杞农云商”依托“买卖提”农村服务站打通了电商进村和农副产品上行环节,构建通达的物流体系和健全的电商途径,实现城市、乡村和互联网的无缝对接,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特产品网上推广的线上线下相互促进体系。将农村服务站建设成了连接城市乡村、线上线下的交换站和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充电站和包装站。“杞农云商”充分发挥在农产品交易中的桥梁作用,带动和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先后带动发展起了樱桃、核桃、杏梅、蓝莓、紫薯、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杞农云商”将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这些优质特色农产品进行全网推广,提高了农产品销售价格,拉动农村经济爆发式增长,比如甜红子山楂最早在新泰当地卖3元左右一斤,经过公司进行网络包装和推广,价格飙升至20多元一斤,农户和合作社增收效果非常显著,“杞农云商”也通过特色农产品产量、质量和价格的提高,企业效益逐步提高,实现了农户、合作社和企业三方共赢。
(五)加强培训服务,促进全民创业。“杞农云商”实施“千店触网”计划,为广大电商从业者免费提供周期性培训,培训周期为一个月四次,基本做到了随到随学,培训范围涉及网店维护、产品发布等相关配套服务。并且为商户提供技术支持,为初次接触电商的商户以及由传统产业转型从事电商的商户,提供电商基本知识指导,依托“杞农云商”平台的优势,为电商商户提供货源建议,从产品源头到商品上架,从网店经营到后期服务,均提供跟进培训指导,快速提升电商创业技能。目前,已培训电商人才2000余人次,开设网店近千家,目前“杞农云商”—“买卖提”电子商务网店覆盖全市21个乡镇600余个农村和社区,切实将电商创业落到实处,开辟了农民就业新途径,增加收入新渠道,使电子商务与农业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电子商务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快速发展。
三、经验效果
“杞农云商优购平台”2014年被省商务厅授予山东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2015年4月被评为世界微商大会“最具人气农特微商奖”。买卖提电商模式被写进2015年泰安市委1号文件,明确了“大力推广新泰市‘买卖提’等新农村电子商务进村进社区模式”。全国各大媒体包括中央频道都报道过新泰买卖提电商进村模式。
(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买卖提”全链条精准服务模式,首创“货运公交”,货物配送像公交车一样每天定点定时定线路发车,每一个“买卖提”农村服务网点都是货运公交的物流节点,真正的解决了“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首创“买卖提”金融,享受“买卖提”服务的农民,其家庭收支是其农业生产的担保融资基础。首创“大数据”采集链接系统,这一系统不但指导买和卖、种和养的各个链条环节,还支持加工、仓储和物流的各个环节。
(二)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彻底转变。通过“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精准营销平台,使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无土化、有机化、智能化、无公害、绿色高端生产方式转变,使传统低质低效农业走向了高质高效农业,实现了农业的绿色发展,确保了食品安全。
(三)实现了农产品销售方式的彻底转变。使农民以往主要有单一的就地市场销售,销量有限、受季节影响大、价格低、效益差,限制农业发展,向订单化、信息化、不受季节影响、快捷、方便、效益高的现代互联网大物流转变,促进了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大发展。
(四)确保了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渠道,增强了农民的经济意识和市场意识,在“互联网”+的指引下,由原先的自己毫无目的生产什么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什么产品价值高,按订单和客户需求精准生产,解决了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价格低、丰产不丰收、回报率低甚至赔本的问题,增强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了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买买提”全链条精准服务模式,经济效益巨大,“买卖提”市场容量在500-1000亿元之间。企业将在三年内建设“买卖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3000个,路径为新泰、泰安、外省,向四周扩散。采取新三板、创业板到主板的融资路子,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公司市值达到20亿元。社会效益显著,对于提高农民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实现与城市市民同等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模式复制推广性强,企业根据各地的人口密集度、路网便利度、消费生活习惯等10项指标,通过对全国省市的调研分析计算,证明最适宜设点布局的区域为: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确定此区域为公司第一阶段目标市场。中性适宜的区域为湖南北部、湖北中部、贵州中部、内蒙南部、辽宁、大连等地,以此为基础,最终使杞农电商 “买卖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遍及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点击附件下载>>